V2EX = way to explore
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
现在注册
已注册用户请  登录
V2EX  ›  sillydaddy  ›  全部回复第 1 页 / 共 125 页
回复总数  2496
1  2  3  4  5  6  7  8  9  10 ... 125  
这个用法很有意思,它让我想起之前的一个想法:

我用一个原型工具快速制作一个原型,手动演示一遍,录成视频,然后输入给编程 Agent ,是不是可以用来作为自动验证的条件!这种约束,比文字描述要更准确直观,而且更接近自己想要的东西,而且对 Agent 始终是一个非常准确的约束和反馈,Agent 每次修改代码后,都可以拿它来检查,就像它现在每次修改代码后,就进行语法检查一样。
关于这点,我前面思考过一个结合了区块链和 LLM 的「争议解决方案」。

那就是,合作的双方(或多方),像挑选陪审团成员一样,选择 LLM 作为仲裁者,只有被双方都接受的 LLM 才能作为仲裁者。然后,当双方的合作发生争议时,交给它们选定的 LLM 来仲裁。

比如软件外包工作,合作发生争议,双方可以提交各自的证据,像在法庭中一样质证,然后 LLM 来裁决。

有人说,这是让 LLM 替代法庭的功能吗?其实仔细想一下,这跟常见的法庭不一样,普通的法庭是公共( public )的,适用于全民。但 LLM 这是由双方事先选定的,无法被篡改,可以通过哈希鉴定!

这个让审判这种事,也可以放到区块链上,只要鉴别 LLM 是不是经过双方签名确认的就可以。

这种情况下,对 LLM 的破解,就成为一个根本的问题:各方如何保证选择的 LLM 不会被 hack !
LP 的机制都是差不多吧。LP 的大小取决于收益率。交易量高了,从手续费赚得的收益就高(比如年化 5%),这会推动更多的人提供流动性,进而拉低收益率,最终平衡到一个均值——我看了下,目前 LP 持有者的年化收益,估计就是 2%的水平,跟外面的资金收益率差不多。
考虑到 LP 持有者要保证收益率,一旦交易量固定了,LP 的大小基本就固定了,那波动的大小,就完全取决于买量和卖量的对比了。我感觉跟有多少个 LP 池子关系不大。
想要牛马为人们服务,不就得好吃好喝好睡的照料好嘛。它们是给你干活儿的,你还想着享受一样的待遇?
最起码介绍一下公司的业务吧。
你提到了「结合业务场景」、「好奇心」、「学习热情」、「深入研究」,
具备这些素质的,也不可能只是一个不关心业务的工具人。
@liuchao719 >“另外我很好奇,如果你是 UP ,你必须在 0.1 分付费和 5s 广告之间,二选一支付策略,你会怎么选?”

你这个问题给我很大的启发,包括你说的不同情境下的时间价值。

其实我们两个的看法没有多少分歧。你在说的是“信息对于用户的预期收益”,我在主题里说的也是“信息不对称导致用户难以知道准确的预期收益,因为在看内容前,无法知道它对自己的效用”,我们两个说的是一个事情。唯一分歧在于,我认为,既然用户选择看某个内容,那就是认为它有“预期收益”,从而愿意为它付费;而你认为“预期的信息必须解决用户痛点”用户才会为它付费,否则不如看广告而非付钱。

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,假如说用户未卜先知,知道了一个视频的效用,即它能给自己能带来的好处,就像看待一个鸡蛋一样。这个用户对这个视频的心理价位是 0.1 分钱,再高就不值得看它了(这也是我们购物的决策,超出心理价位就不会再买)。这时,如果视频直接采用金钱定价,那么 0.1 分钱就是决定用户是否看它的分割线。如果用这个视频采用插播 5 秒广告但免费的方式,这其实让用户以时间成本换取金钱成本。对于用户来说,广告模式下,他自己没有什么选择,要么看视频就得看广告,要么不看广告也不看视频。“时间成本”与“金钱成本”似乎是 2 件事,难以比较,但是,我前面的回复也提到了,如果这时用户有了自己的选项,可以付出一定金钱成本,去掉广告,他会如何做。我觉得这里还是时间与金钱的互换。你提到了不同时间对自己的价值不同,这句话隐含的是,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时间,都是有价值的,5 秒钟,假如不值 1 分钱,总能值 0.1 分钱,总有一个价钱,让你愿意付出来换取这 5 秒钟。你说“我宁可在等广告时干点别的,也不愿意付费”,如果价钱足够低呢?无论多么低的价格,你都选择不交换这 5 秒钟时间吗?对于你说的“有价值的内容我会早上看,没有价值的会吃饭或无聊时候看,就是这个道理”,也是一样,你认为在无聊时间看的内容没有价值,我觉得只是说它的价值相对低,如何毫无价值你也不会去看它了,即使是纯粹的消遣视频。这种情况下,你仍然有一个心理价位。

你问到“如果你是 UP ,你必须在 0.1 分付费和 5s 广告之间,二选一支付策略,你会怎么选?”,其实就是在问我觉得用户会选择花钱还是花时间。那我肯定会比较收益大小。如果我是一个基础科学的科普 UP ,很少有广告商愿意投放广告在我这,那我可能选择 0.1 分钱的付费方式,因为我预期广告的收益会很少。你也许会说,Youtube 会强制投放旅游广告在这样的视频上,即使广告商不愿意,这样广告模式就比直接付费模式的收益高。不过,既然我可以选择这 2 种支付方式,那为什么 Youtube 也可以从有利于它的收益角度来考虑:Youtube 认为,在基础科学的科普视频上投放无关的广告,当然对广告商没有什么帮助,自己也拿不到什么分成,这种情况下反而直接收费来分成是更合适的。对于 UP 主、、广告商、Youtube 这 3 方来说,广告模式的效益都很低,这种情况 UP 主/Youtube 会选择直接收费的模式,用户此时也就没有选择了,用户的选择就是根据收费是否超过自己的心理价位,看或者不看。
我记得马克.扎克伯格在几亿美金聘请 AI 人才时说过,是害怕错过这场 AI 浪潮,不得不押注。押错了,最多损失点利润,不押而错过,那就是一无所有了。
既然是押注,那就是在赌未来而不是赌现在。从现在 AI 的表现来看,没有任何理由认为 AI 不会继续进步,也就是说 AI 一定会到达 AGI 。唯一的不确定性,是 AI 什么时候达到。
在这种情况下,谁敢放弃押注呢?
又到了一时冲动做了个 APP 的时刻。我做个天气 APP 可以天天看,只要 1 步操作,要是打开搜索引擎还得操作 2 步。你做这个到底图啥呀。
@liuchao719 我看了下,你想表达的应该是「只是因为他们内容的对买家(观众)“预期的”信息价值,不足以让买家付费」,意思里面应该含有“预期的”这 3 个字。
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看,广告也是另一种“付费”形式,只不过付出的不是直接的钱,而是付出的时间。从这儿来推理,用户愿意付出时间,意味着用户愿意为看这个内容而付出一定成本,那为什么不能是钱呢?给用户一个选项,让用户把付出 5 秒钟,换成付出 1 分钱,用户是否愿意?如果用户嫌 1 分钱太多,那付出 5 秒钟换成付出 0.1 分钱呢?在某个用户心目中,总有一个等价的值。这时候,就可以说,用户愿意为看这个内容,付出这么多的钱,这钱是他为了预期的收益(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,不确定性比较大)而付出的成本。
3 天前
回复了 wesley20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为何如此多龟男?
真的有那么多?都不用去具体分析:

1. 人群,符合正态分布。
如身高、体重、智商、情感、行为模式等,在分布上近似于钟形分布;
68%的人,差距在 1 个标准差内,95.5%的人,在 2 个标准差之内,99.7%的人,在 3 个标准差之内;

2. 人过一百,形形色色。
人们更喜欢八卦那些超出 2~3 个标准差的“奇葩”,以表明自己的正常。
100 个人中,就有很大机会出现 1 个在 3 标准差之外的“奇葩”。
v 站在线几千人,出现几十个也很正常。
这完美符合 v 站帖子的特点:1 个“奇葩”情感帖,引发 100 多个“正常人”的激辩。
3 天前
回复了 sNullp 创建的主题 Solana 哪位大佬砸盘了? 0.002 了
按 SOL 计价,v 币之前经历了很长时间(“长达”半个月)的平稳期。现在又要开启一轮 PvP 嘛,哈哈。真不敢上,PK 不过。
3 天前
回复了 Q9K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如何看待 videotutor 平台
看效果还不错,感觉水平跟编程 Agent 类似,初级的没问题,但涉及到复杂的(架构、创新、主动性)还是差一些。
@liuchao719 >“只是因为他们内容的对买家(观众)信息价值,不足以让买家付费”

这点肯定不成立。
第一,现在 Youtube 上有非常多的会员频道,同一个视频博主,有会员节目,也有非会员节目,那么相比会员节目,非会员节目是不是一文不值?
第二,可以设想极端情形,每个 Youtube 视频标价 0.1 分,不买不让看,那观众还看不看。别小看这 0.1 分,这相当于千次观看 1 元钱了。
第三,现在的 Youtube 大部分都有广告了,广告最少 5 秒时间,有些甚至不止 5 秒。如果 Youtube 提出每花 0.1 分钱可以跳过一个广告,你猜会有多少人用这 0.1 分钱,换取这 5 秒钟?从结果看,这其实就相当于用 0.1 分钱观看了一个视频。

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你说的信息价值不值得付费,都是不成立的。甚至都不用去真正做实验。
@lswlray 从用户的角度看,你们的方式给了用户更大的选择自由,这确实是提供了更多的价值。像你说的,不是为了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,只要满足一部分,就是提供了额外的价值。再加上你说的防止“作弊”的方法,只爱天文视频的小明,也必须选择一些交互广告来看,而且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兴趣顺序来(虽然他都不怎么感兴趣)。不过,这个帖子所讨论的“通过广告来获取收入是一种价值的错位”这个观点,仍然是成立的。你提到的做法并没有改变这一点。
@lswlray 我上面的例子可能举的不是特别清楚。我的意思是,假如一个男生小明,他的兴趣就只是视频平台里的天文历史视频,对汽车、数码广告无感,他还特别抠,就想省钱不买会员。视频平台里的所有广告,他都不感冒。你怎么通过广告给他提供价值呢?根本就是完全错位的。

你会说这是极端的情况,但是,我想强调的是,即使不那么极端,用户看重的平台里的视频价值,跟广告能提供的价值,也是错位的。不是说你广告做多好,就可以提供给用户对应的价值。而且,即使这些广告涉及的产品落在用户的兴趣范围内,你广告做再好,它的**取向**也是宣传作用,就光凭这一点就决定了,它跟视频内容的多样取向是不一致的。用户关注的视频不一定是宣传**取向**的。

我大概猜到你说的“交互”是什么意思了,就是广告过程中,需要用户参与交互,对吧。这能在客观上防止用户不看广告,但阻止不了用户在主观意愿上屏蔽它进入头脑。

我不是说这种让用户选择完全没有作用,我是说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错位的问题,它只是缓解了。
@lswlray 那么做一个思想实验,假设一个男生,他想要免费看内容,所以他决定选择平台里面的一些广告来看。他的兴趣点在汽车、数码上面。现在问题来了,广告商制作的汽车、数码的广告,比这个视频平台里面正经介绍汽车、数码的视频,吸引力如何,质量如何呢?

他为了不交会员费而选择看广告,就是拿时间来换钱。而且这个拿时间换钱的过程,他还可以作弊,不用真正花时间。

所以,决定他是否真正会看广告的,就是他认为这些广告是不是值得他花时间。而前面也说了,有这些时间,他为什么不去看那些他认为更有价值的作品呢?你的广告做的再好,跟他的品味是错位的,也白搭啊。他选择这个平台,是因为有足够符合他品味的视频内容,但广告却不一定有足够符合他的品味的,特别是他还有可以逃避的选项。你说的使用平台汇聚大量广告的这个方法,只是缓解了这个情况。
@JoeJoeJoe 我同意你说的“收入模式越简单越好”——对内容直接付费,不比在内容里插广告更简单嘛?

你说的“只能付费一次”,这个不是问题吧,因为人类是一茬一茬长大的,前辈也不会把他所看过的内容,都给后辈保存下来。所以,内容会有持续的新用户。你举了鸡蛋只能卖一次的例子,其实知识也是卖一次,并不会滞销,每份知识每年都会重新销售一次,因为新的一茬人长大到对应年龄了。

至于盗版,版权手段就是干这个的啊,只不过国内环境确实差。而且这里还涉及到一个盗版成本的问题,现在很多订阅制,其中最低订阅时长是一个月,即使是这样,在互联网上也看不到华尔街日报的盗版版本。如果将来消费者可以针对单篇文章付费,盗版的绝对成本不变,但相比直接付费,相对成本就更高了。

广告收入的模式,相比订阅模式,其实更接近“单篇付费”。因为它们都是跟点击量正相关的。但是广告的别扭就在于,内容有时很有用,但却找不到对应的广告商。内容的价值是与广告的价值错位的!比如最典型的,一篇介绍基础科学的内容,他让读者心潮澎湃,但却完全找不到任何广告商愿意在它身上投放广告。这是一种错位!

我发这个帖子,最开始想到的就是,如果一个人,没啥名气,但是创作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作品。那他该怎么做?转型做内容创作者?肯定不合适,他肚子里就那点干货。让别人订阅他?那不是坑了订阅者嘛,毕竟他不是奶牛一直持续高产。

现在的互联网大平台,基本都是 UGC 的,每个人都是内容创作者,随着知识的普及,以后会越来越是这样的趋势,以前读书做科学四处游历,都是贵族的专利,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平民化,以后会更是如此。但不能强调让所有人都持续生产内容,现在持续输出内容的,有几个能保持水准呢?

我觉得,在人人都是创作者,人人输出的时代,互联网广告这套模式,肯定不是最有效的激励模式,我觉得按内容付费才是,我想强调的点也是这个:不能看人来激励,而是看作品。
@cmdOptionKana 现在国外的版权意识都很好吧,版权保护也很好。甚至 Youtube 上涉及盗版素材的都可以被举报下架(我只是听说)。所以,我觉得盗版不是主要因素。


@lswlray 是说「观众为了免费看内容,自主从广告里面选择一部分看」吗?,感觉这个逻辑怪怪的。因为这里的自主,从主观意愿上,不能保证是自主的,从客观效果上也不能保证:广告在那里放,人可以走开忙其他事。当然,我不知道你们具体的互动式技术是啥样,但总感觉这个模式比较别扭。
4 天前
回复了 tenali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1000 V2EX 征名
再催一下。50 天了,OP 还没选好域名?
1  2  3  4  5  6  7  8  9  10 ... 125  
关于   ·   帮助文档   ·   自助推广系统   ·   博客   ·   API   ·   FAQ   ·   Solana   ·   2662 人在线   最高记录 6679   ·     Select Language
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
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
VERSION: 3.9.8.5 · 38ms · UTC 12:37 · PVG 20:37 · LAX 04:37 · JFK 07:37
♥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're doing.